小腦梗塞會出現頭暈的癥狀。
小腦梗塞是一種發(fā)生于頭部的疾病,發(fā)病原因多為椎基底動脈異常和心源性栓子導致,可經核磁共振檢查發(fā)現病灶,并能準確定位,具有臨床意義。
臨床上一般將小腦梗塞分為三種類型:良性型、假腫瘤型和昏迷型,無論哪一型小腦梗塞發(fā)病時都會有頭暈、步態(tài)不穩(wěn)、惡心嘔吐等臨床表型,但后兩種除了小腦癥候群外還可以合并偏癱甚至出現昏迷。
通常小腦梗塞恢復期治療目的就是改善頭暈頭痛、肢體麻木障礙、語言不利等癥狀,使之達到最佳狀態(tài);并降低腦梗塞的高復發(fā)率。比如下肢癱瘓的中風患者如果要進行步行訓練,必須具備獨立坐、獨立站、重心在患側下肢時的站立以及具有分離運動出現的條件。也就是必須按照從坐起→站立→行走這一順序進行訓練,切不可強行練習走路。